72歲才創業的手工皂師傅,留下的不只是一家雙皇冠店鋪
更新時間2015-12-27
點擊數8111
文/天下網商記者 徐露
每天凌晨5點,74歲的“潤和皂坊”店主郭福順都會準時出現在從北京世紀城開往田村的公交車上,風雨無阻。2015年12月11日凌晨5點,郭福順的身影卻沒有出現在公交車上,他的突然病逝,留下和帶走了很多牽掛。
郭福順的牽掛正是他一手創辦的淘寶店“潤和皂坊”,他將這家店鋪稱為他的第二人生。
這家手工皂淘寶店鋪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積累了近2萬用戶,2個皇冠。潤和皂坊陪著郭福順走完人生較后幾年,他將所有精力傾注于此。
中國較老的制皂師
郭福順的制皂經驗來自于父親。上世紀20年代,郭福順的父親在開灤煤礦的英國礦監史家中當花匠,從這里學到英國人制作手工皂的原理和方法。隨后,父親靠著當時還算精制的制皂手藝,養活了全家。也是做皂,讓郭福順從小就受到不錯的教育。
大學學習理工科的郭福順,在化學實驗課上又一次親密接觸了制皂,并憑借興趣,系統地學習了制皂的方法。大學畢業后,他并沒把香皂做成事業,而是服從分配,一路從工人做到工業局局長。
退休后,郭福順在家閑著沒事,正好遇上女兒生產坐月子,新生兒和產婦都需要比較溫和,沒有添加劑的洗滌用品。于是郭福順又重拾了做皂的手藝,為家人做起了手工皂。
這款嬰兒洗衣皂已經成為店鋪中的“爆款”
就這樣,這位被女兒稱為“中國較老的制皂師”時隔半個世紀,終于開始重操舊業。
進入潤和皂坊店鋪,不難看出郭福順做的香皂實用性強,簡單樸實,產品的功能都是圍繞一家人的生活場景來增加。
女兒郭佳回憶父親較初開始做皂的片段:媽媽說要液體皂,液體皂就有了;媽媽說“沫再多點就更好了”,于是就多了很多沫;媽媽說“沫夠多了,洗完手有點干呀!”,于是依然有很多沫,但皂液更溫和了。只要老媽敢說,老爸就敢造。這是他們的游戲。
開始做皂后,郭福順不僅重拾了生活的樂趣,也給家人帶來快樂。
郭佳與丈夫都是媒體人,父親做皂的事情,在朋友圈內傳開,大家都來積極捧場。就這樣,郭福順的手工皂,從給家人用,到給朋友用。他越做越多,也越起勁,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皂上。
郭佳回憶,無所事事的退休生活對于父親而言并不快樂,做手工皂、開淘寶店完全改變了他人生較后的三年時光。
在女兒眼中,父親一直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,為人做事追求完美。在她的鼓勵下,老人上淘寶開了一家店鋪,取名“潤和皂坊”。老人還用電腦自學制圖軟件,一件件上新和打包。較忙的時候,老人白天打包,晚上研制新產品配方,每天只睡3個小時。
如今,店鋪也慢慢從他一個人打理,到如今一個店長、一個美工、一個兼職的客服,和3個皂坊幫工的小規模。
這樣的“工藝單”,老爺子已經開發出200多款,現在店鋪里已有30多個SKU
年齡較大的淘寶創業者
幫助郭福順打理潤和皂坊的店鋪店主蔣天孝說,老人家對于做皂的熱情,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。“郭福順有一堆學習資料和做皂配方,疊起來有我人這么高,每個配方都是他自己試驗多次后確定的,每一道制作工序都需要親自過目,甚至自己動手”。
走進潤和皂坊工作間,一塊塊新制的手工皂被整齊地堆疊在晾架上準備包裝。所有手工皂都是慢工出細活,制作流程講究,光晾曬就要1個多月時間。三個工人嚴格按照老人制定的操作方法靜靜的工作著。工作難度不大,但需要十足的細心和耐心,老人每天來皂坊,從早到晚盯著,即使不能親自上,也要在一旁看著。
老爺子從老家找了三個阿姨來幫忙做皂
讓人驚訝的是,皂坊中放置的模具、切割器材、包裝打磨等工具,全部是郭福順用電腦繪圖,親自設計的。匠人之心,在這些工具和一疊疊流程表中體現無疑。
郭佳說,父親在住院期間,還一直惦記著給三個皂坊幫工上保險的事情,這在外人看來多此一舉的事情,老人一直惦記,并反復提了多次,顯得焦急。
令郭福順焦急的是,他還有200多個配方等著慢慢試驗,從研制配方到確定包裝,中間需要走很多流程。蔣天孝還說,老人不僅想讓皂坊繼續下去,還希望未來能實現規模化經營,他曾去各大商場去物色門店,想找合適時機發展線下手工體驗店。
郭佳說,生病幾個月來,父親一直很焦急,在她和母親面前故作堅強,害怕被阻止繼續去皂坊,一方面又為還沒上架的新產品,和皂坊未來感到擔憂。
蔣天孝也告訴記者,他大學讀的就是電子商務專業,因為采訪認識了郭佳,被郭福順的故事感動,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幫助老人經營他的事業。如今,郭家一家也視他如親人。接下去,沒了老人的潤和皂坊,還會繼續經營下去。
編輯/潘曉凌
每天凌晨5點,74歲的“潤和皂坊”店主郭福順都會準時出現在從北京世紀城開往田村的公交車上,風雨無阻。2015年12月11日凌晨5點,郭福順的身影卻沒有出現在公交車上,他的突然病逝,留下和帶走了很多牽掛。
郭福順的牽掛正是他一手創辦的淘寶店“潤和皂坊”,他將這家店鋪稱為他的第二人生。
這家手工皂淘寶店鋪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積累了近2萬用戶,2個皇冠。潤和皂坊陪著郭福順走完人生較后幾年,他將所有精力傾注于此。
中國較老的制皂師
郭福順的制皂經驗來自于父親。上世紀20年代,郭福順的父親在開灤煤礦的英國礦監史家中當花匠,從這里學到英國人制作手工皂的原理和方法。隨后,父親靠著當時還算精制的制皂手藝,養活了全家。也是做皂,讓郭福順從小就受到不錯的教育。
大學學習理工科的郭福順,在化學實驗課上又一次親密接觸了制皂,并憑借興趣,系統地學習了制皂的方法。大學畢業后,他并沒把香皂做成事業,而是服從分配,一路從工人做到工業局局長。
退休后,郭福順在家閑著沒事,正好遇上女兒生產坐月子,新生兒和產婦都需要比較溫和,沒有添加劑的洗滌用品。于是郭福順又重拾了做皂的手藝,為家人做起了手工皂。
這款嬰兒洗衣皂已經成為店鋪中的“爆款”
就這樣,這位被女兒稱為“中國較老的制皂師”時隔半個世紀,終于開始重操舊業。
進入潤和皂坊店鋪,不難看出郭福順做的香皂實用性強,簡單樸實,產品的功能都是圍繞一家人的生活場景來增加。
女兒郭佳回憶父親較初開始做皂的片段:媽媽說要液體皂,液體皂就有了;媽媽說“沫再多點就更好了”,于是就多了很多沫;媽媽說“沫夠多了,洗完手有點干呀!”,于是依然有很多沫,但皂液更溫和了。只要老媽敢說,老爸就敢造。這是他們的游戲。
開始做皂后,郭福順不僅重拾了生活的樂趣,也給家人帶來快樂。
郭佳與丈夫都是媒體人,父親做皂的事情,在朋友圈內傳開,大家都來積極捧場。就這樣,郭福順的手工皂,從給家人用,到給朋友用。他越做越多,也越起勁,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皂上。
郭佳回憶,無所事事的退休生活對于父親而言并不快樂,做手工皂、開淘寶店完全改變了他人生較后的三年時光。
在女兒眼中,父親一直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,為人做事追求完美。在她的鼓勵下,老人上淘寶開了一家店鋪,取名“潤和皂坊”。老人還用電腦自學制圖軟件,一件件上新和打包。較忙的時候,老人白天打包,晚上研制新產品配方,每天只睡3個小時。
如今,店鋪也慢慢從他一個人打理,到如今一個店長、一個美工、一個兼職的客服,和3個皂坊幫工的小規模。
這樣的“工藝單”,老爺子已經開發出200多款,現在店鋪里已有30多個SKU
年齡較大的淘寶創業者
幫助郭福順打理潤和皂坊的店鋪店主蔣天孝說,老人家對于做皂的熱情,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。“郭福順有一堆學習資料和做皂配方,疊起來有我人這么高,每個配方都是他自己試驗多次后確定的,每一道制作工序都需要親自過目,甚至自己動手”。
走進潤和皂坊工作間,一塊塊新制的手工皂被整齊地堆疊在晾架上準備包裝。所有手工皂都是慢工出細活,制作流程講究,光晾曬就要1個多月時間。三個工人嚴格按照老人制定的操作方法靜靜的工作著。工作難度不大,但需要十足的細心和耐心,老人每天來皂坊,從早到晚盯著,即使不能親自上,也要在一旁看著。
老爺子從老家找了三個阿姨來幫忙做皂
讓人驚訝的是,皂坊中放置的模具、切割器材、包裝打磨等工具,全部是郭福順用電腦繪圖,親自設計的。匠人之心,在這些工具和一疊疊流程表中體現無疑。
郭佳說,父親在住院期間,還一直惦記著給三個皂坊幫工上保險的事情,這在外人看來多此一舉的事情,老人一直惦記,并反復提了多次,顯得焦急。
令郭福順焦急的是,他還有200多個配方等著慢慢試驗,從研制配方到確定包裝,中間需要走很多流程。蔣天孝還說,老人不僅想讓皂坊繼續下去,還希望未來能實現規模化經營,他曾去各大商場去物色門店,想找合適時機發展線下手工體驗店。
郭佳說,生病幾個月來,父親一直很焦急,在她和母親面前故作堅強,害怕被阻止繼續去皂坊,一方面又為還沒上架的新產品,和皂坊未來感到擔憂。
蔣天孝也告訴記者,他大學讀的就是電子商務專業,因為采訪認識了郭佳,被郭福順的故事感動,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幫助老人經營他的事業。如今,郭家一家也視他如親人。接下去,沒了老人的潤和皂坊,還會繼續經營下去。
編輯/潘曉凌